春节前一周,债市遭遇阶段性小幅回调,经历过两个多月的震荡上行,机构止盈情绪有所提升,持券跨节意愿不高。当周存单市场定价则显示,市场对后续资金面收紧的担忧明显缓和。
机构认为,春节前资金面较为平稳,尽管央行态度维持中性,但市场对后续货币宽松发力仍抱有期待。而2月MLF操作利率继续“按兵不动”,或与当月降准落地,有望带动LPR报价单独下调等因素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行情回顾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国债期货多数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7%报104.79,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7%报103.2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8%报102.595,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报101.268。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春节前一周小幅回调,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6收益率累计上行1.75BP至2.4325%,10年期国开活跃券230210收益率累计上行1BP报2.6325%。
具体来看,春节前当周的周一(2月5日),权益市场走弱,风险偏好下行之下债市延续走强,当天230026下行0.5BP,一度跌破2.4%的整数关口;周二至周四,股市震荡上涨,风险偏好反弹叠加止盈情绪影响,长端品种明显调整,机构持券过节意愿不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30026上行1.5BPs。
收益率曲线方面,1-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3BPs至50BPs,1-10年期国开利差走扩7BPs至55BPs,国债国开曲线分化主要源自短端走势分化,短端国债收益率上行而国开下行。
市场人士认为,国债和国开短端分化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春节前一周短端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大于国开,从估值角度短端国债和国开收益率存在收敛压力,另一方面春节前流动性分层并不显著,这利好以非银机构参与为主的国开。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截至周五(2月16日),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BPs报4.652%,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BPs报4.422%,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1BPs报4.28%,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9BPs报4.284%,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8BPs报4.439%。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收益率小幅回升,截至周五(2月16日)尾盘,10年期日债收益率报0.734%,上行0.5BP,3年期和5年期日债收益率分别走高1.4BP和1.7BP,报0.147%和0.352%。
此前,周四(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GDP在2023年第四季度意外下滑,连续两季度下滑进入技术性衰退。从2023年全年来看,日本的名义GDP虽然增长了5.7%,但经济总量却低于德国,丢掉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2月16日,欧债收益率集体收涨,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3.6BPs报2.875%,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4.3BPs报2.399%,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5BPs报3.874%,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5BPs报3.294%。
一级市场
春节前一周,新发行利率债5544亿元,利率债净供给2942亿元。当周没有政金债发行,2月7日发行了2年和7年两期附息国债,全场倍数分别为3.43和4.64,需求偏强。尽管节前一周利率债净供给量较大,但资产荒的格局下,机构配置热情并没有减弱。
当周,信用债共发行817.96亿元,较前一周的2899.58亿元环比下降;由于节前发行环比明显下降,信用债净融资-506.04亿元,较前一周的1157.40亿元环比下降。分产业债和城投债来看,当周产业债发行规模417.30亿元,较前一周的1362.38亿元环比下降;当周城投债发行规模400.66亿元,较前一周的1537.20亿元环比下降,城投债净融资规模环比下降,为-452.25亿元。
公开市场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18日开展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均持平,分别为1.8%、2.5%。当日有1910亿元逆回购及4990亿元MLF到期,当日净回笼850亿元。
对于本次MLF未降息,市场分析指出,随着政策效果持续体现,LPR报价行资金成本降低,可能相应下调自身报价,并推动LPR下行。LPR是按照市场化报价形成的,LPR期限利差或将体现市场变化有所收窄,近期5年期以上LPR下降的可能性更大。
2月4日至2月9日,央行分别开展了430亿元、1000亿元、3390亿元、3960亿元、3450亿元和1360亿元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3740亿元。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执行,因此市场对逆回购的需求量有所下降。
此外,跨春节的公开市场投放共计13730亿元,其将分别于2月18日-23日到期,此外2月18日还有4990亿元的MLF到期,两者合计18720亿元。这明显低于2023年跨春节的公开市场资金规模23060亿元,亦低于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各月跨月公开市场资金规模的均值。
春节前一周,DR007运行在1.78-1.97%的区间,R001运行在1.66-1.87%的区间,资金面整体平稳。存单利率曲线整体下移,其中1年期存单利率下行5BPs至2.31%。
机构认为,考虑到2月5日开始实施的降准已释放了1万亿元长期资金、春节后现金回流银行体系等因素,显然这18720亿元的到期量并不是影响春节后资金利率的核心变量。
要闻回顾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7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三批项目清单,共涉及项目2800多个,安排国债资金近2000亿元,主要包括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甘肃、青海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第三批项目下达后,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
·人民银行8日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重要数据
·国家统计局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8%,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降幅均比上月收窄,国内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人民银行9日公布2024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增长8.7%,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5.48万亿元;另据初步统计,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4.29万亿元,同比增长9.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5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24年增长2.9%,2025年增长3.0%,今明两年亚洲将与2023年一样继续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二十国集团大多数经济体的通胀率将回到央行目标水平。
·美国劳工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3%,远超过市场普遍预计的0.1%,并创下2023年8月以来最大环比涨幅。
机构观点
光大固收:春节长假后将有一些前期操作的OMO和MLF集中到期,部分投资者担心这会给资金市场利率带来较大的上行压力。这是过虑的。现阶段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尚不稳定,且较多投资者对货币政策工具还不甚熟悉,仍倾向于通过操作规模判断货币政策的取向。
中信建投:展望2月,货币政策在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撑社会融资规模可持续较快增长方面仍有诉求,不具备收紧基础。另一方面,防止资金淤积、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亦是央行重要关注点,短期内流动性也不具备大幅宽松基础。春节期间提现需求是2月资金面的核心扰动因素,预计2月资金面或延续紧平稳态势,DR007中枢或在政策利率之上5-10BP区间运行。
长城证券:如果在没有全面降息的情形下,10年国债收益率2.4%应该是目前利率下探的支撑位,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MLF已倒挂许久,春节前股市反弹信号浓厚,若年后股市继续回升,则对债市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压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